烟草局工作员工爆料自己月收入可观,却想离职,背后原因是什么?
近日,一位在烟草局工作了5年的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帖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他表示,自己每月工资1万多点,公积金按照最高标准缴纳,每月有3670元,年终奖更是能拿到7万多,单从收入上看,确实是相当不错的。他却直言这份工作毫无意思,每天早上8点打卡上班,下午5点下班,工作内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,单位里的老同事们大多都干了十几二十年,一眼望去,仿佛就能看到自己未来20年的样子。想到自己多年来寒窗苦读,考取了那么多证书,最终却换来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,他深感自己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,因此萌生了离职的想法,尽管对于未来的方向还很迷茫。
这种现象并不罕见。就像我有一位朋友,之前在某央企工作了好几年,每天朝九晚五,工资待遇也很可观,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缺了点什么。直到后来,他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,老前辈与他分享了许多宝贵的职场经验。老前辈说,体制内工作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,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,无论外界风雨如何变幻,它都能为你遮风挡雨。稳定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固化,在体制内,你未来的薪资水平、职级晋升乃至生活状态,似乎都像是被提前写好的剧本,清晰可见。对于一些人来说,这种可预见性就像是温暖的港湾,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;对于另一些人而言,这却宛如无形的枷锁,束缚着他们的手脚和心灵。
我还认识一位在烟草系统工作的朋友,他给我讲过一个有趣的例子。他们单位有个同事,工作能力平平,也不愿意加班,因为有编制的庇护,领导对他也是无可奈何。每个月该有的工资福利一分不少,公积金也按最高比例缴纳,一年下来光工资加年终奖就有20多万。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,或者家庭经济压力较大,比如有房贷、车贷等贷款需要偿还,那么体制内的工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它能为你提供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,让你不必为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担忧。
很多人在体制内待久了,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错觉,认为自己能力很强,在职场中应该能够游刃有余。当他们真正迈出体制的大门,走向市场时,往往会发现,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套工作模式和技能,在市场化的公司里可能根本派不上用场。我有个朋友在国企做了8年的采购工作,后来觉得工作枯燥乏味,便毅然决然地裸辞了。当他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时,才发现自己在国企熟悉的采购流程和标准,与市场化公司的要求完全不同,之前的经验在新的环境中几乎毫无价值,他不得不从一个基层岗位重新做起,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和适应。
在职场的大舞台上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选择和追求,这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。有些人喜欢安稳平静的生活,体制内的工作无疑是他们的最佳选择;有些人渴望挑战和变化,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职业成就,对于他们来说,体制外的世界或许更具吸引力。如果你觉得当前的工作让你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和激情,那么你可以考虑转换一下工作环境,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舞台。在做出决定之前,一定要深思熟虑,充分考虑各种因素,比如自己的职业规划、经济状况、家庭因素等等,最好和家人进行坦诚的沟通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职场的选择不仅仅关乎个人,还会对家庭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无论是选择留在体制内,享受那份稳定和安逸,还是勇敢地迈出体制的大门,去拥抱未知的挑战和机遇,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。当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,你的努力才会更有价值,你的职场之路才会更加顺畅。
